發布時間:2019-11-20 熱度:
對于有外幣核算的企業,外幣核算有兩種方法:外幣統賬制和分賬制
所謂統賬制,即把外幣折算為本位幣記賬,又叫本位幣記賬法。就是企業對外幣核算時,采用記賬匯率折算為人民幣本位幣核算,外幣只是作為一個輔助核算。
進出口企業記賬
所謂分賬制,就是直接外幣計量,不設置匯率,在資產負債表日再按期末匯率吧外幣科目調整為人民幣本位幣的一種方法。
分賬制記賬方法多為金融機構采用,一般性企業多采用統賬制進行核算,因此,咱們只介紹統賬制核算。
既然要用外幣核算,那么首先要確定哪些進出口財稅通科目需要外幣核算,并對涉及到外幣核算的科目設置外幣核算輔助功能,即當記賬錄入該科目時,就會提示我們錄入外幣原值及記賬匯率。
其次,要確定記賬匯率,這個咱們王術芳第二篇文章中提過,按每月1號外匯交易中心所發布的匯率中間價為記賬匯率,定好后該月份就只用這與個記賬匯率。至于涉及到結匯、購匯時的結匯匯率和購匯匯率,該匯率只是反映企業結匯時得到的人民幣或購匯時付出的人民幣金額,記賬時還是采用確定好得記賬固定匯率
后,就是期末的匯兌損益調整。
目前市場上代理記賬費用主要是依據客戶公司開票的收入大小以及公司賬目繁簡來收取代賬費用。對于一般的進出口企業代理記賬的費用約在1000元左右,當然,也并非都是1000元,或高或低,影響代理記賬費用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決定,首先是區域性,不同地方的代理記賬費用不同,由于各地區經濟消費能力不同而決定。其次是各公司成本費用不同,主要體現在公司辦公房租、企業內部會計人員費用、還有其他各項開支均影響著代理記賬的報價。后是企業與代理記賬公司的合作方式,正如同,平時在消費時,滿減活動,代理記賬本身也是一種服務,在合作時,選擇的費用支付方式、合作期限等,都可能會影響價格。
進出口企業處于初期發展的時候,建議采取代理記賬外包,能夠幫助企業節約成本,第二是安全性有保障,不必要擔心公司財務會出現問題,影響公司發展。
進出口企業記賬
用于出口的貨物進項依然需要及時做進項認證,但是由于出口貨物進項不得參與抵扣,所以在申報時需要將已認證的進項做進項轉出.
在確認購進貨物時依然按照國內采購貨物的方式確認進項,為了區分國內銷售貨物與出口貨物的區別,可設置出口貨物進項明細科目,待確認出口收入時同時轉出對應的進項分別計入應收退稅款及銷售成本(不退稅部分按規定應計入出口貨物銷售成本).
確認進項時
借:庫存商品--X產品(出口產品)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增值稅進項-出口進項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
確認出口收入時,同時轉出進項及結轉貨物銷售成本成本:
借:應收賬款/應收外匯
貸:主營業務收入-出口收入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退稅款(企業應收的退稅款部分)
主營業務成本(不退稅部分)
貸: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轉出(該筆業務出口收入對應的所有進項)
借:主營業務成本(對應出口的該筆貨物成本)
貸:庫存商品
貿易公司出口對應的進項發票如何做賬?
在應交稅金科目下增設"待抵扣進行稅額"二級科目.
企業認證后
借:庫存商品(或其他相關科目)
借:應交稅金-待抵扣進行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其他相關科目)
進出口企業記賬
收到比對結果后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金-待抵扣進行稅額
經常會有創業者有這樣的想法,覺得公司剛起步,沒有收入就不需要繳稅,也就不需要設立賬簿。其實記賬報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這么做的話,對企業會有一定的影響。
不按稅務局的規定時限納稅申報的,除補繳稅款外,稅務機關將對企業處以每月200元以上的罰款,如果超期更長的,將還會加收滯納金。
公司所有股東的身份證信息將被相關登記機關收錄,進入黑名單。對以后的貸款、再次投資創業、出國等都將受到影響。
公司注冊成立后不按時納稅申報就會有信用污點。